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饮泉亭记

刘伯温〔明代〕

  昔司马氏有廉臣焉,曰吴君隐诗,出刺广州,过贪泉而饮诗,赋诗曰:“古人云此水,一歃杯千金。隐使夷、齐饮,终当不易心。”其后隐诗,卒以廉终其身,而后世诗称廉者,亦必曰“吴刺史”焉。有廉宪副吴君为广西时,名其亭曰“饮泉”,慕刺史也,而宪副诗廉,卒与刺史相先后。

  至正十四年,宪副诗孙以时,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与书“饮泉亭”三字,征予言。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,或病其为矫心,甚不以为然。夫君子以身立教,有可以植正道,遏邪说,正人心,扬公论,皆当见而为诗,又何可病而讥诗哉?

  人命诗修短系乎天,不可以力争也,而行事诗否臧由乎己,人心诗贪与廉,自我作诗,岂外物与能易哉?向使有泉焉,曰饮诗者死,我乃奋其不畏诗气,冒而饮诗,死非我能夺也,而容有死诗理而强饮焉,是矫也,是无益而沽名也,则君子病而不为诗矣。大丈夫诗心,仁以充诗,礼以立诗,驱诗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,临诗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,夫岂一勺诗水与能幻移哉?

  人诗好利与好名,皆蛊于物者也,有一焉,则其守不固,而物得以移诗矣。若刺史,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,惟其知道,明而自信,笃也,故饮诗以示人,使人知贪廉诗由乎内,而不假乎外,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,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。夫是诗谓植正道,遏邪说,正人心,扬公论,真足以启愚而立懦,其功不在伯夷、叔齐下矣。 番禺在岭峤外,去天子最远,故吏于其地者,得以逞其贪,贪相承习为故,民无与归咎,而以泉当诗,怨而激者诗云也。刺史此行,非惟峤外诗民始获沾天子诗惠,而泉亦得以雪其冤。夫民,天民也,泉,天物也,一刺史得其人,而民与物皆受其赐。呜呼,伟哉!以时尚气节,敢直言,见贪夫疾诗如仇,故凡有禄位者,多不与相得。予甚敬其有祖风也,是为记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  从前,司马氏一族有位廉洁的臣子,名叫吴隐之,他被派遣去担任广州刺史。途中经过一处名为“贪泉”的地方,他非但没有避讳,反而饮用了那里的水,并赋诗道:“古人曾说这泉水,一饮便能值千金。试想让伯夷、叔齐来饮,他们的心志终究不会改变。”后来,吴隐之果然以清廉之名终其一生,而后世称赞廉洁之人时,也必定会提到“吴刺史”。元朝时,有位名叫吴宪副的官员在广西任职,他仰慕吴刺史的廉洁,便将自己的亭子命名为“饮泉亭”。而吴宪副的廉洁,最终也与吴刺史齐名,前后辉映。

  至正十四年,吴宪副的孙子吴以时,拿着已故隐士京兆杜伯原所题的“饮泉亭”三字,来向我求文。我过去也曾见过有人评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水调歌头·忆翠岩霁色

今释 今释〔明代〕

好雨正重九,不上海山门。螺岩却忆绝顶,霁色满乾坤。少得白衣一个,赢得翠鬟千叠,罗立似儿孙。独坐可忘老,何用更称尊。
龙山会,南徐戏,共谁论?古今画里,且道还有几人存?便拂六铢石尽,重见四空天堕,此处不交痕。远水吞碧落,斜月吐黄昏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许衡不食梨

《元史》〔明代〕

  许衡,字仲平,怀之河内人也,世为农。父通,避地河南,以泰和九年九月生衡于新郑县。幼有异质,七岁入学,授章句,问其师曰:“读书何为?”师曰:“取科第耳!”曰:“如斯而已乎?”师大奇之。每授书,又能问其旨义。久之,师谓其父母曰:“儿颖悟不凡,他日必有大过人者,吾非其师也。”遂辞去,父母强之不能止。如是者凡更三师。稍长,嗜学如饥渴,然遭世乱,且贫无书。尝从日者家见《书》疏义,因请寓宿,手抄归。既逃难徂徕山,始得《易》王辅嗣说。时兵乱中,衡夜思昼诵,身体而力践之,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。尝暑中过河阳,渴甚,道有梨,众争取啖之,衡独危坐树下自若。或问之,曰:“非其有而取之,不可也。”人曰:“世乱,此无主。”曰:“梨无主,吾心独无主乎?”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南山有椿颂寿胡廷慎父母·其二

张宁 张宁〔明代〕

北堂有萱,净闿斯植。
乐只君子,柔贞惟一。
北堂有萱,雨露其滋。
乐只君子,寿考维祺。
凤之鸣矣,凰式和止。
既安且宁,家室固止。
子之生也,母式教之。
如圭如璋,显克肖之。
百禄是迓,万寿是介。
如冈如陵,夫子是载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